
确诊子宫内膜癌必不可缺的两类辅助检查
2014-03-23 15:40 来源: 宜兴仁济医院 点击: 次
确诊子宫内膜癌必不可缺的两类辅助检查? 在一些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较多见,该病近些年在我国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诊断子宫内膜癌以及准确判定临床分期对选择其处理方式及手术范围有重要意义。下面宜兴仁济医院专家为你介绍。
子宫内膜癌的两类辅助检查:
(1)分段诊断性刮宫 先用小刮匙环刮颈管,再进入宫腔依次刮取宫体、宫底部内膜。术时务须小心,慎防子宫穿孔。尤其当刮出多量豆渣样组织,高度怀疑为子宫内膜癌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刮出物分别作好标记,送病理检查。
(2)宫腔镜检查 诊刮阴性,而病史有癌症可疑时可行宫腔镜检查,直视子宫内膜。如有癌灶,则可直接观察其部位、大小、生长形态,并可取材送病理检查。
对子宫内膜癌的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及其比较作一综述
1、现有技术分析与比较
(1)细胞学检查
宫颈刮片、阴道后穹隆涂片或宫颈管吸片取材作细胞学检查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阳性率分别为50%、65%和75%,其敏感度很低。利用宫腔刷辅助诊断内膜癌,其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96%,阳性预测值为78%,阴性预测值为96%,但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概率为33%,因此只作为筛查手段,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应用价值不高。
(2)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是子宫内膜癌的传统早期诊断手段,将刮出物采用病理组织学诊断方式容易确诊。分段刮宫可以判断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腺癌,协助临床分期,为指导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而文献报道认为诊断性刮宫对确诊宫颈浸润假阳性率为50%,假阴性率为13%。诊刮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非直视下搔刮可能漏掉局部较小的病灶,并且子宫内膜癌的好发部位是两侧宫角,刮宫时较难刮到;也不能确定其癌组织累及范围及侵入肌层程度,对确定手术范围以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不能提供满意信息。
海扶聚焦超声波技术被誉为“21世纪妇科治疗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它是一项新兴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利用镜体的前部进入宫腔,对所观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应,因直观、准确而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且不切除子宫、创伤小、不影响生理功能,已成为身患一些“合并严重妇科疾病、不能接受子宫切除”的女性的首选。
【诊疗优势】
①精准测定:高科技微创诊疗器械,最大程度上实现宫内病变精准测定;
②精确诊断:高科技纤维光源内窥镜,更直接、准确、可靠,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③无需开腹:只需根据手术需求,做2-4个5-29mm切口。
- 上一篇:子宫内膜癌的三种检查方法
- 下一篇:子宫内膜癌应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