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女性免疫性不孕案例解析
2014-03-26 09:29 来源: 宜兴仁济医院 点击: 次
宜兴仁济医院专家指出:女性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未妊娠者。近年来不孕发病率明显上升,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约有5%~8%的夫妇受到不孕症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不孕症的患病率可高达30%,我国约为6%~15%。据了解,不孕症发病率的递增趋势可能与晚婚晚育、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相关。
女性免疫性不孕案例解析:
林女士,28岁,患者于2012年2月以“婚后4年未育”主诉就诊我院。自诉婚后性生活正常,月经不规则。
妇检:未触及明显异常,行内分泌检查报告: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及孕酮(P)各项测值均低于正常;免疫系统检查报告:抗精子抗体(+),抗卵巢抗体(+);子宫输卵管造影报告:双侧输卵管伞端粘连,伴盆腔炎表现。
诊断:依据检查分析患者为内分泌紊乱、免疫因素及输卵管问题共同所致的不孕症。
不孕症的治疗方法:根据情况先采用“27步排查法”,并同时进行宫内药物注射及后穹窿穿刺针对输卵管问题。接着患者来院复查免疫系统:抗精子抗体(—),抗卵巢抗体(—),内分泌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水平,但监测排卵时仅见少量的小卵泡,且B超下宫内注射提示右侧输卵管通畅,左侧伞端不畅,继续服用药物进行治疗。6月监测卵泡时可见17×18cm3优势卵泡,见于患者生育基础有所好转,建议在治疗的同时择期同房,准备受孕。
解析:免疫性不孕症
免疫性不孕是指因免疫性因素而导致的不孕。免疫性不孕症约占不孕症患者中的10-30%,其中包含有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子抗体,等各类免疫性不孕。而临床上最多见的则为抗精子抗体产生所导致的免疫性不孕。生殖道局部及血债中出现抗精子抗体影响精子活力,干扰阻碍受精而导致不孕。抗精子抗体可经过干扰精子获能及头粒反应、使精子细胞膜损伤、抑制精子活动、干扰精子穿过排卵期宫颈粘液、增强生殖道局部吞噬细胞对精子的吞噬作用、制止精子与透明带及卵细胞膜结合从而抑制受精等环节干扰生养。
诊疗不孕不育的“金标准”27步排查法
孕育生命是一个涉及到夫妻双方身体、心理等多个环节的的“系统工程”,而不孕不育治疗最重要的是查清原因。为此,在前不久召开的“15届人类生殖健康专家论坛”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健康规划署邀请各国专家制定了一项全新的不孕不育诊断技术——“27步排查法”。
该方法把男女不孕不育的原因归结为27大类,男女各占13和14类,每一类症状,都给出了具体的检查措施、治疗标准。如免疫性不孕、女性宫颈炎、子宫疾病、输卵管不通、卵巢因素等引起的不孕,男性功能障碍、遗传性因素、精子质量差等,都有具体的检查、治疗措施。
该方法的出台,结合当代先进的诊疗设备、技术,提升了免疫性不孕症的治愈率。因此,该方法被业界誉为治疗不孕不育的“金标准”。宜兴仁济医院引进该项诊疗技术,我市患者不用奔波外地,也能获得国际先进技术的诊疗了,这将为全市的不孕不育患者增加康复的希望。
- 上一篇:婚后三年不孕原是免疫性不孕
- 下一篇:免疫性不孕治疗案例